《諸葛忠武侯文集》張澍

張澍(1776~1847), 清代著名文獻學家, 字百瀹, 又字壽穀、時霖等, 號介侯、鳩民、介白, 涼州府武威縣(今武威市)人。年猶未弱冠, 於乾隆五十九年(1794)中鄉榜, 嘉慶四年(1799)進士, 入翰林院庶起士充實錄館纂修, 未幾引疾歸。後起任貴州玉屏、四川屏山等知縣。丁父憂, 再起為江西、永新知縣, 署臨江通判, 改江西瀘溪縣令, 以緩漕免職。所學長於考證輿地, 以及姓氏譜牒。其《五涼舊聞》, 則專紀鄉邦故實。補輯《漢皇德傳》、《魏周生烈子》以下關隴著述10餘種。藏書處二酉堂”, 所搜集地方文獻為多。道光元年(1821)刊刻《二酉堂叢書》, 收書36, 其中21種集錄唐代以前涼州地區(今甘肅、寧夏等地)文人著作, 其中《三輔決錄》、《三秦記》、《三輔舊事》、《三輔故事》、《涼州記》、《西河舊事》、《沙州記》、《張太常集》、《李尚書詩集》等是研究關隴和河西走廊的珍貴史料。著述宏富, 有《續黔書》、《蜀典》自定。別有《詩小序翼》、《三古人苑》、《三輔故事》、《五涼舊聞》、《黔中紀聞》、《十三州志》、《秦音》, 《養素堂詩集》、《養素堂文集》等數十種, 未刊者多。

張澍年幼喪母, 在秀才父親的教導下讀書, 後來師從名師劉作垣, 進步頗快。19歲中舉人, 24歲中進士, 選翰林院庶起士, 兩年後出任貴州省玉屏縣知縣。其後先後代理遵義縣知縣, 代理廣順州(今貴州長順縣)知州, 四川省屏山縣知縣, 代理興文、大足、銅梁、南溪知縣, 江西省永新縣知縣, 代理臨江府(今江西省清江縣西臨江鎮)通判, 滬溪縣(今江西省資溪縣)知縣。張澍性格剛直不阿, 工作一絲不苟, 在公文中與上級爭辯是非, 因而得罪了不少上級, 在仕途中並不順利。正如其好友所評論的, "以子之精心果力, 著書當可傳;以子之直氣嚴情, 筮仕實不合。"在小官任上, 其治國、平天下的 遠大抱負難以實現。1830, 張澍引疾辭職, 結束了仕宦生涯, 1832年回到西安, 客居城內和樂巷, 從此進一步從事學術研究, 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, 成為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學者。後來患眼疾, 最終失明。《清史稿·文苑列傳》有傳。

張澍一生著述甚豐, 已刊印的有《姓氏尋源》、《姓氏辯誤》、《西夏姓氏錄》、《續黔書》、《蜀典》、《大足縣誌》、《養素堂文集》、《養素堂詩集》、《二酉堂叢書》、《諸葛忠武侯文集》、《涼州府志備考》等;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《詩小序翼》、《元史姓氏錄》、《帝王世紀》輯本、《續敦煌實錄)、《鵲野詩微》、《文字指歸》、《韻學一得》、《小學識別》、《疊字譜》、《天文管窺》、《消夏錄》等。張謝的輯佚工作, 所輯一般是後世佚失的古代關隴地區學者的有影響的著作。其《二酉堂叢書》, 現在國內各大圖書館都有收藏, 大半收錄的是甘肅籍的作者。